每日人物(ID:meirirenwu) 文 / 姚胤米

编辑 / 青 蓝

大脑的记忆无形,肌肉的记忆却是有形的。

不到十岁的男孩,拥有八块棱角分明的腹肌;四根手指下方长着厚厚的、凸起的老茧;腿上、脚腕上有一块块叠加的疤痕……

经年累月的训练在肌肤上留下痕迹,与那些站在聚光灯下挂在胸前、咬在唇边或举在脸旁的奖牌一道,一笔一笔,雕刻进每一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。

对于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游泳训练的少年而言,与同龄孩子最大的不同便是,身体上的疼痛不会再让他们在别人面前哭泣,而对于胜利和第一的渴望,让他们的眼神里又少了一分稚嫩。

泳池旁,一个刚满十岁的小姑娘说:“我的榜样是孙杨”。在水中,她小小的身体轻盈而灵活,这灵活的动作意味着她必须接受十几年“鬼知道是什么日子”的艰难训练。

在陈经纶体育学校,有孙杨、叶诗文、傅园慧等师兄师姐在前,这些孩子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,自己离冠军的梦想会更近一点。

“世界冠军的摇篮”

以陈经纶体育学校为中心,画一个半径为2.5公里的圆,便能把浙江省政府、杭州市政府、浙江省图书馆以及西湖十景之一的“黄龙吐翠”都圈进来。在这个市中心区,陈经纶体校是一个“明星”般的存在。

冠军的光环在这里无处不在。游泳馆的门厅墙壁上挂着十几位世界冠军的领奖照片;滚动大屏上轮播孙杨、叶诗文、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赛果,在他们的名字后面还标注了几位启蒙教练的姓名,宣告着“游泳世界冠军的摇篮”的地位。

学校的滚动屏上轮播几位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赛果。图/姚胤米

老场馆已经经历了22个年头,因为常年湿气较大,训练馆棚顶密密麻麻地排着墨绿色的苔藓。8月13日,杭州地面最高温度为47℃,馆内却没有任何风扇或空调等制冷设备,教练朱颖解释说,学员们大部分的训练要泡在水里,装空调很容易感冒。

在这里,汗珠会放肆地从皮肤上每一个毛孔里冒出。

孩子们训练时经常出一整个后背的汗。图/姚胤米

上午的训练刚开始不到半小时,朱颖的上衣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半。小学员正按照朱颖的要求做陆上基础训练:深蹲跳、蛙走、弹力带牵引以及引体向上。汗珠细密地爬在他们年轻的背上,随着挪腾的动作掉进脚下的防滑垫的缝隙里。

孩子们都知道,过去的22年里,眼前这8条泳道、800平方米的泳池训练出了奥运冠军孙杨、叶诗文以及世锦赛冠军、“洪荒少女”傅园慧。此外,奥运会冠军“蛙泳皇后”罗雪娟、世界冠军杨雨、吴鹏也出自这里。

包括这些世界名将在内,每一个来训练的小孩都是教练亲自到幼儿园一个个挑出来的。

朱颖记得当年去幼儿园选材的时候,一眼就相中了比同龄孩子高出一头、眼神里透着机灵劲儿的孙杨。“如果不把他送来学游泳,这孩子估计在板凳上都坐不满10分钟。”说服孙杨的父母把孩子送来学游泳,她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。

比起来傅园慧的教练吴鹰就“幸运”得多。他当年去新华路幼儿园,扒着铁栏杆看孩子们在操场上玩儿。注意到中班一个小女孩,眼睛大大的,笑着在小朋友间跑来跑去,“动作协调性很好”,这小姑娘就是傅园慧。两个月后,她成为吴鹰班上的学员。

而魏巍则是盯住了叶诗文的脚,这个姑娘的脚,比其他孩子都大上两码。

每个教练选材的标准也有自己的偏好如何练出八块腹肌学生十天内,这也形成了不同的训练风格。朱颖喜欢个头高、看着灵活的;叶诗文的启蒙教练魏巍喜欢手大脚大的;傅园慧的启蒙教练就偏爱喜欢动、不呆板的。

一个孩子有没有冠军相,不是天生的,魏巍觉得,除了先天身体条件,水感也决定了一个小运动员的发展空间,这些“苗子”不仅速度上要快,而且训练的接受度也要高、理解能力强,游泳时做出的动作也会更加标准。

朱颖班上有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儿,刚进队时因为体重远远超标,甚至被其他教练怀疑是“走后门”,朱颖笑笑,说:“你们没看他下水,在水里的小胖可是非常快的。”

一声哨响,小学员们依次下水。“这几个苗子,放进水里就是冠军。”朱颖一边用手指着,一边检查学员们的划水动作。

泳道上的童年

尽管是周六,小学员们依然是早上九点就过来训练,晚上五点半才结束。

眼前这个班的孩子年龄在8至10岁,可他们大多是游了三四年的老学员。四年的时间足以读一所大学、完成一次蜕变,对于这些孩子来说,游泳生涯里这头四年,也经历了一场性格的洗礼。

孙杨刚来游泳馆时,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淘小子。训练只要一停下来,孙杨就扯着别的小朋友聊天打闹,其他小孩早就被训练累得蔫头耷脑,孙杨却好像有着用不完的精力。更重要的是,朱颖在孙杨的换气与喘息之间发现,孙杨的心肺功能明显比其他小孩好,训练的时候耐力更强。

训练出孙杨、叶诗文、傅园慧的游泳馆。图/姚胤米

傅园慧小时也特别活泼。启蒙教练吴鹰记得,傅园慧会和班里的学员一起把泡沫浮水板拼成小船,比赛看谁拼的船划得最远。如果哪个小孩说她的小船做得不好,小傅立刻会撅起小嘴生气。

这份孩子气只要在听到教练的训练哨声之后,立刻就藏进了肚子里。这是训练和比赛对于他们提出的严苛要求,没有任何人能够成为例外。

傅园慧8岁时第一次参加省里的比赛,在最有优势的仰泳项目里,她游得最快,但因为入水时脚露出了水面违反了当时的比赛规定,成绩被取消了。为了避免类似的遗憾再发生,小学员们必须收齐性格里面的马虎,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训练,把每一个动作都刻进脑子里。

在泳道一端的8个起跳台上,一代又一代的学员从那里纵身一跃跳进水中。

对于不超过十岁的学员来说,每天要在50米长的泳道上游上100到120个来回,五六千米。“游过的泳,比走过的路还要长。”一名小学员说。

而如果把这个时间坐标系拉长十年、二十年,随着训练量的加大,也就不难理解孙杨所说的“这些年游泳的总距离可以绕地球一圈半。”

随着教练的哨声,小学员们依次入水,潜游五六米后带着浮水板露头,双脚在身后“啪啪啪啪”地把水打出激烈的水花。整个场馆被哨声和训导声充斥着,而学员们唯一发出的声音,就是不同训练环节所激发出的几种水声。

视频:学员们在进行快速打水练习 拍摄/姚胤米

重复的训练会让肌肉形成本能的记忆。即便是闭着眼睛,也要做出最标准的动作。

如何练出八块腹肌学生十天内_十天练出腹肌十天练出八块腹肌_10天练出腹肌

泳道虽有终点,可循环往复,孩子们都不知道抵达的那一天何时到来。在此之前,唯一能做的就是戴好泳镜,眼睛死死地盯着泳池另一端的内壁,然后,游向它。

如今,体校训练的节奏更加紧凑了,学员们几乎没有整块的休息时间,下午的训练更是要全程泡在水里。童年的岁月化成了四种泳姿,在1.8米深的水中尽情施展。

无苦不成材

8月13日,上午的训练开始不到一个小时,就有三个小学员向朱颖报伤:两个膝盖擦破了皮,一个是腿抽筋。

当了20年教练的朱颖扫了一眼,就对孩子们的伤势有了判断,除了为膝盖外伤严重的小郭做了紧急处理并送到医务室包扎之外,另两个小孩过来时,朱颖都拍拍他们的后背,说:“没事儿,不要紧,继续练吧。”

作为一个母亲,朱颖比谁都理解孩子受伤时对于关心的渴望,但从教练的角色出发,她必须要对自己的学员说:“不要紧”,这也是她整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。

如果经常为一些小伤而休息,训练的节奏无法保证,学员们的能力也无法提高。

孩子们早就懂得了这一点,他们有时比老师还对训练上心。

魏巍记得叶诗文不满十岁的时候,有一次调皮钻进一个废弃的鱼缸,不小心把小腿划出了一道口子,送到了医院缝针。在医院的叶诗文格外心焦,总希望伤口能快点好。缝合的第十天,叶诗文就返回训练了。

刚入学头两个月,吴鹰教学员练习打腿和摆手这两个基本动作,有的学员练上十分钟就喊累不练了。傅园慧偏要练满半个小时才停下,并且每天都坚持半个小时。

对于孩子们而言,训练是异常枯燥的,关键是没有他们做梦都想要的假期,而当年,即便是过春节,傅园慧和孙杨的假期也不过两三天。

艰苦训练是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不可逃避的法则,他们更知道优胜劣汰的竞技规则。

从1000个幼儿园孩子里选出100人给予体校报名资格,再从100人中筛选出20人接受专业培训,再从这20人里训练出四五个能出成绩的,孩子们从幼年就开始熟悉竞争和选拔的严酷。

不管孩子们能不能懂,从进队开始,朱颖就不停地告诉小学员们“要有一颗钢铁般的心”。她经常拿自己小时参加专业体校的事情举例子,试图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自己并不是狠心,有些磨砺是运动员生来就必须要接受的捶打。

孩子们一天天有了变化。

视频:弹力带是陆上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拍摄/姚胤米

拉弹力带时,掌部与塑料抓手要经过强力摩擦,每个小孩的手掌都有一层凸起的老茧。茧子太厚影响训练时,他们都会跑去让教练帮忙剪掉。老茧脱落,露出新鲜细嫩的皮肤,它们尚未长好,一入水就会嘶嘶地痛,没多久,又成老茧。

一个孩子手上厚厚的老茧。图/姚胤米

可没有哪个小学员再因为这个原因拒绝下水。

包扎回来的小郭左膝盖下贴了一大块纱布,这个位置在一个多月里伤了三次。“因为上一次还没好利索就下水训练,总在一个地方伤。”

这个10岁的男孩暂时不能下水了,他走到泳池的凳子旁、脱掉身上的大T恤,擦掉手上的汗,孤零零地在单杠上做完了80个引体向上。

毫秒之间

游泳馆的墙壁上挂着一个数字时钟,精确到秒,鲜红的数字每多跳动一下,都让泳池里孩子们的心多失落一分。

学员们对于数字格外敏感,训练时朱颖会要求孩子们记住自己上一次的成绩,在下次出发前,自己规定一个目标。

孩子们一般会把成绩提前一两秒,对自己要求高的会提前三四秒,这个时候,朱颖会给他们往后延上一秒。

在里约奥运会上,女子100米仰泳决赛如何练出八块腹肌学生十天内,获得铜牌的傅园慧,与银牌得主的成绩差距是0.01秒。

人们用肉眼完全看不到这里面的差距,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是0.2秒至0.4秒。

这里的教练们,则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弱化心里对于时间和胜负的期待。

朱颖经常会问班上的学生“是不是真的喜欢游泳”,她会鼓励不喜欢的学员可以勇敢地选择放弃。“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,以后是吃不了这么多苦的,自然也不会执着。”

在年纪更大的吴鹰看来,游了多少秒?得不得金牌?真的不是最重要的。“最重要的是你对一件事情的态度,要做,就要认真完成。想做到长年的兢兢业业,不容易。”

超越以往的自己,给自己一个新的极限,去挑战那个极限。这就是吴鹰对于成功的定义。

在里约意外走红后,傅园慧和吴鹰吐露过心里的烦恼:突如其来的关注让她应接不暇,她害怕那些社会活动影响到自己的训练。

在随后的各种公开露面里,人们也能够清楚地感受傅园慧的性情:直播时,别的人都向观众要礼物,她却全程要求粉丝“不要再送礼了”;有时候一些商业活动是队里给安排的,她只能服从命令,耿直的小傅也会在按照要求在微博上发布一条广告的一个小时后,再发一条吐露心迹:“不想走商业路线,队里的安排要服从,怪你们,不然也不用发广告。”就连回国刚出机场时被粉丝围堵,傅园慧也机智地转移大家的注意力“宁泽涛在后面!”

吴鹰现在并不担心自己的爱徒会随波逐流,他非常了解这个带了十几年的徒弟是什么性格,在小傅的心里,会有更高的山峰。

每人互动

如果回到童年,你最想学哪个运动项目?

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,尊重原创,侵权必究。

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

丨牺牲消防员丨文丨盲女丨女孩 | 北京丨高手丨刀少 | 丨 丨 | | | | |丨 || | 丨 | | | | | 丨丨 |丨丨丨 丨 | | 丨| 丨 丨 丨 丨

———END———
限 时 特 惠: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,一年会员只需98元,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网站首页每天更新
站 长 微 信: aiwo51889